这里是起火点,而且这本《乐记》只是右上角边角烧掉了一点点,不像是被燃烧的,倒像是被燃烧的火焰产生的高温所致,或许那个人很喜欢音律方面的书籍,所以不忍心这本在音乐史上有极高地位的的书籍被焚毁,所以意图抢救这本书籍,但是仓促之间掉了下来,没能带走,却也挽救了这本《乐记》上半部。
按照这样的思路,苏宁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几乎不可能是意外,而是一个事实,一个纵火者无意间留下来的线索,很喜欢音律,其中一个纵火者非常喜欢音律。这一点是肯定的了,究竟是校内的奸细,还是校外的应和者呢?喜欢音律之人,军事大学里面很少,社会上也不多。那都是文雅之士才会喜欢的。
而且宫商角徽羽理解起来很不容易,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是办不到的,只有对于文化方面了解很深刻的人才会对音律产生喜爱,比如周瑜,比如钟子期,比如唐明皇李隆基。无一不是有大才之人,而且必然是衣食无忧,出身不错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有闲工夫喜欢音律,钻研音律,乃至于不忍心此书被焚毁。
军校并不允许书籍外借。而且《乐记》只有一册,如果说上半部在这里,那么下半部不是被焚毁,就是被带走了,被焚毁的话线索就断了,这个假设不成立,若是下半部还存在着。也就是说拥有这本《乐记》下半部的,定然是纵火者或者是与纵火者有莫大关系之人。
如果在军校内部,那就是奸细,如果在军校外部,也就是说这本《乐记》的下半部被带走了,被带到了军校外部,那么,它在哪里,哪里就脱不了干系,可关键的是。去哪里寻找这本《乐记》的下半部呢?
苏宁把这本上半部《乐记》放进了怀里面收藏着,这可是决定性证据,天下只此一本,另外一堆在印刷作坊里面存着,原来的孤本在李二陛下那里存着。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在没有其他突破性进展之前,这本《乐记》就是关键性证据,其他的,暂时还得不到。
关于史书一类的书籍,喜欢的人很多,也没有什么书籍找得到,就算有也只有一些残片,完全没有决定性的证据,所以说唯一的证据还是那本《乐记》,其他的东西,还真的找不出什么来,剩下的线索,也没有什么价值了。
之后,苏宁给苏府建筑大队安排了任务,也就是重建图书馆的任务,这个时候要做出一个姿态,要做出把图书馆重建起来的姿态,就算里面没有图书,也要装作有图书的样子,说不定,还能有引蛇出洞的功效,到时候这个计策不得不用一用,没有办法的时候,这是最好的办法。
暂时只能得到这些线索了,苏宁整理了一下,就要回皇宫去给李二陛下汇报成果,反正有些地方绝对不能动,要按照往常的来,不能露出一丝丝马脚,否则定然要坏事,有些地方,就要暗地里开始抓紧了,抓住一个是一个,然后用特殊的拷问方法,不信问不出什么来,到底是哪两个势力联合在一起对付军事大学?对付李二陛下?
难不成?!
苏宁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可能性,要是按照一直以来的思维,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反过来一想,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人类社会的一贯准则,所以说,这么想,真的没有错误。
这样一来,搞不好还真的有可能的,上一回对付李建成地下反抗集团的时候并未尽全功,他们除了在长安以外,其他大唐统治薄弱的地方肯定会有余党,说不定总部就在其他地方,这样一来,到底该如何打击他们?
如何寻找是一个问题,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要说正式的发展,估计是在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这样算来,应该也有六年的时间了,六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反正上一回整个长安城加上皇宫被杀掉了几千人,估计这对于那个反抗组织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关键是最大的依仗——皇宫里面的内线被全盘拔起,一个不留,李二陛下对于敌人是无比的寒冷且残酷的。
但是其他地区的呢?完全不知道,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有分部,什么地方有反抗组织,人数多少,统领者是何人,在朝中有没有眼线,这是根本不知道的,若是知道,也不会这样麻烦了。
但是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虽然危机重重,黑幕重重,但是一旦掀开黑幕,打破危机,那些搅屎棍会被一网打尽,全部摧毁,到时候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甚至就算是山东世家也会岌岌可危,要是有证据证明山东世家是焚书幕后主使的话,他们几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秦始皇烧了几本书坑杀了几百个儒生就被骂了几千年,这些大家族烧掉了几千册书籍,完全会被天下人骂死的。
这是你们自己作死,和我无关,不作死就不会死,谁让你们硬是要作死呢?我绝对不会手软的,你们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