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先听着,应道:“这个没问题,应尽的义务。”
“嗯,”魏槐点点头,继续细数:“然后是武器配备和航电雷达部分。
地效航母标配四架j-21a战斗机,也可以换成电子战型,除此之外,装有8联装垂直发射系统8套,可装备‘海红旗’系列中远程防空导弹,‘近视眼’激光近防系统12套,备弹480发,电磁投射炮两门,备弹400枚,反潜用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器4套,备鱼雷24枚。
航电雷达方面,采用了现在国内比较成熟的3d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是最新的8x固定式阵列天线,71ha波段2d长程对空监视雷达,sr-642d对空/对海搜索雷达远程雷达,还有新近改进的c3s数据链作战系统,舰载计算机跟j-21a一样,都换成了光路计算机。
不过,由于提前海试,所以武器系统中预定装载的‘雷暴’电磁攻击系统,光子曲射炮,暴风雨导弹系统等等,还没有研发完成,所以只预留了改装位置。同样的,预计的‘冷眼’被动雷达阵,光微子超远程模糊扫描设备,还有大型预警指挥阵列,也是只留了改装位置。
不过,即便以目前的装备计算,地效航母的对空监控范围也达到了600公里,而对海监控,由于航母一般飞行在8~25米的空中,监控范围要比一般战舰大的多,达到了210公里,可以同时监控超过1400个目标,并对其中480个目标同时发起攻击。
隐身突防方面,因为全身包裹着太阳能帆板,所以吸波材料就不行了,但是太阳能帆板本身就具有吸波能力,而且来者不拒,光波,声波,电磁波,都有相当的吸收能力,尤其是毫米以下波段,例如光波,像现在盛行的激光探测,对地效航母基本不起作用,而且航母本身的壳体外形设计,也兼顾了隐性性能,上方rcs(雷达散射截面)不超过4000平米,侧向rcs不超过300平米。
不过,再怎么隐性,也是大型战舰,现在天上有卫星,地上有雷达,发现距离怎么也不会小于100公里,但是锁定距离,以米国航母编队计,绝对不会超过30公里,这点可以保证。
至于人员方面,由于自动化程度很高,而且舰型也小,所以船员不多,整艘船,包括舰员和飞行中队,只要227人就能正常运转,但是要效率最高,需要配齐314人,其中舰员226人,飞行联队88人。地效航母的大体情况,就是这些了。”
魏槐还想继续介绍,蒋维先忽然打断了,说道:“等一下,我能先问一下,地效航母的定位是什么吗?”
“定位?”魏槐眨眨眼,说道:“地效航母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单独成军,还是集群行动,又或者组成地效舰船编队,还不确定,需要各位摸索,不过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针对的是航母编队,只有航母可以对抗航母,地效航母也是航母嘛!”
蒋维先嘴角扯了扯,确是,地效航母也是航母,只有四架战斗机的航母,速度超过700公里的航母……丫的,这真的能算到航母里嘛?
魏槐说的简单平淡,没有赞叹,也没有夸张,却毫无意外的引来了一片咬牙声,走在一起的都是些30、40、50开外的家伙,阅历不谓不丰富,谁也淡定不起来,这意味着,海军可能大洗牌啊。
不过也是,想象水面舰只最高不过40节的航速,而地效航母,最低都是300节,这配合上,实在是不好掌握,甚至说,很大的可能是根本配合不起来,相差太多了,除非让地效航母不起飞,在海面上航行,但那样岂不是自缚手脚。
而且听那些不明觉厉的装备,电磁炮,光子炮,暴风雨导弹……这明显是自成体系的东西,如果地效航母,不,地效舰艇系列成军,以六七百公里的时速突袭,然后一大堆有的没有的武器砸过来,然后以六七百公里的时速闪人,看不见,打不着,那么现有舰艇都得进垃圾堆。
现在唯一欣慰的就是,地效航母只有四架舰载机,跟常规航母70~80架没法比,但是任何东西不都有个发展的过程,当年的海军不也是从几百吨发展到几千吨,再到几万吨,然后把飞机搬上来的吗,现在有了6000吨的地效航母,焉知未来没有60000吨的地效航母。
沉默,不得不沉默,思考,不得不思考,海军的出路在哪里?
庆幸啊,第一艘地效航母,是我们的!
魏槐眼角余光扫到面色沉重的诸位海军大员,耸耸肩,心想,先适应着吧,三年,最多五年后,巨型运输舰就出来了,可改装的余地不可胜数,还有的适应呢,如果再到十年后,呵呵,海军就的变天军了,更得适应。
嗯,也许应该打击打击,有压力才有动力,有打击,才能适应吗,魏槐的恶魔尾巴,忽然翘起来了……嗯,就这么办!
——————————————————————————
ps:写这种带数据的东西,真累,一个牵涉一个,想不出纰漏,还真让人头疼。
抱怨下,莫怪,想让我写无脑文,自己都过去不,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