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掌权者双重性格 限自由郁郁寡欢
王藻治理下的德洲,是神宗时期作为实行王安石变法、革新主张取得成效最大的样板地方,宋神宗赵顼早想把他提到开封做个京官,继续推行王安石的革新主张,无奈何,太后高氏坚决地反对。
不久,神宗饮恨而殁。高太后垂帘听政,她起用旧党来打压新党,王藻是新党的范儿,理当受到忒大冲击。司马光、苏轼等人要王藻与新党一刀两断,强迫王藻撰写文章,批判新法是洪水猛兽,若不废止,必然招致天灾**、后患无穷。王藻哪里肯睁着眼说瞎话?最后他不甘污辱,悬梁自尽。王藻的妻子见丈夫离去,含恨跳下院里的深井。
王藻的儿子王靖谐整日里浑浑噩噩、混混沌沌。他恨姐姐无情无义,家中出了天大的事情,为何写去了无数封信,皆是石沉深潭,杳无音讯。
原来王靖谐写给姐姐的家信,皆被高太后的追随者扣压了下来,赵佶的心里很是不服,几次要找祖母问个清楚,向氏得知后,立即呵斥:“佶儿想要飞蛾扑火吗?太皇太后没有深究“靖和”(王藻女儿的名字)和她的家人,已是特别地宽恕、格外地开恩,千万不要走错了路线,否则,本宫也会跟着受累,自身难保。”
“咋会这样严重?王藻只是变法革新的执行者,他为的可是大宋社稷,想的可是大宋子民,这样的能臣,何罪之有?”
向太后认真地打量着赵佶,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佶儿婚后就是大人了,本宫不希望下次还听到了佶儿有如此幼稚的话语,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富国强兵,百姓受惠,但是改革变法触及到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切身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加上实施过程中一些官吏借机敲诈盘剥,王安石实际处于“众疑群谤”之中,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重重压力,辞去了王安石的宰相之职,咋一看是神宗的无奈之举。其实就是你父亲病垮的最主要原因。
高太后垂帘,旧党之人纷纷而起,新党之人接连倒毙,王藻是佶儿的岳父一点也不假,但王藻又是新党变革的最好推手,高太后是保守派的代表,她奉的是神宗遗诏,辅佐年幼皇上。她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止,难道说,神宗就不知道母亲的保守思想和保守主张?病中的神宗迁就了高氏,将十岁的赵佣封为了大宋朝的皇太子,还指名高氏辅佐年幼时的皇帝,其实,皆是神宗安排自己死后大宋朝要往哪个方向走的一出好戏。神宗深深地知道变法意味着什么?改革虽然增强国力,百姓得到了利益,但是乱了朝纲,败了礼仪。长期下去,会动摇到大宋根本,危及赵氏的统治地位,为了朝纲礼仪,为了赵氏江山,神宗在病中期间向保守派屈服投降,做出辞去王安石宰相职务,立高氏力荐的赵佣为太子,下遗诏让母亲辅佐年幼皇上,垂帘听政。高氏和神宗的这些举动,直接导致了新党变法改革的失败。”
“父亲怎会有如此想法?在孩儿的眼里,父皇就是革新、变法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