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之上一派冰天雪地,积雪数尺,少有人迹。然而,在大漠深处,有一处地方却是帐幕相连,一座接一座,不知几多,一眼望不到头。
这里,就是匈奴的圣地,龙城!
对于龙城,相信朋友们不会陌生,留下了无尽的传说,比如:龙城飞将、直捣龙城……
若是要问,龙城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何我们一听到“直捣龙城”这样的话就很激动,热血如沸?
能回答的人就不多了。
龙城是匈奴的圣地,是匈奴祖辈的埋骨之地。
匈奴虽然“贵壮贱老”,丁壮在族中很有地位,而老弱却没有一点儿地位,甚至有可能会被杀死。但是,匈奴对于祖辈的坟墓却极为重视,一定要风光大葬,还要保护好。
“直捣龙城”,就是把匈奴祖辈的坟墓给毁了,还有比这更让匈奴难受的吗?
能与龙城相比的,唯有匈奴的另一处圣地,就是狼居胥山(杭爱山),这是匈奴祭祖的圣地。霍去病当年攻占了这里,并在这里立下一块石碑纪功,从而成了传奇,“封狼居胥”一事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代名词。
与狼居胥山不同的是,龙城座落在漠南,匈奴更加愿意呆在龙城,而不是狼居胥山。
因为狼居胥山座落在漠北,那里气温太低,很冷,适宜于植被生长的季节太短。这对于需要草场放牧的匈奴来说,很不利。
而漠南就不同了,气温高。气候温暖。植被生长时间长。适合做牧场之用。是以,匈奴无不愿住在漠南。
尤其是河套之地,更是匈奴做梦都想去放牧,是以,中原与匈奴数次大战都是在河套之地打的。有史可查的匈奴第一次大举南下,是在赵国武灵王时。那时节,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成功,赵国劲卒善战。赵武灵王就在阴山南麓大破匈奴三十余万之众,打得匈奴大败而逃。
这一战之后,匈奴虽然不愿,却是不得不逃到漠北去舔伤口,养精蓄锐,直到战国末期,这才恢复了元气。然后,趁着中原内乱之机,再次大举南下,却被李牧在岱海附近大破之。
这次大战。李牧是在岱海附近的开阔地设伏,打破了军事常规。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匈奴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回漠北,再次舔伤口。
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匈奴这才舔好了伤口,恢复了元气,在头曼单于的率领下,再次大举南下,想要占据河套之地。这一时期,秦始皇已经统一了中国,中国的实力大增,早已不是以前的赵国所能比,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在等着匈奴。
河套一战,匈奴死伤无数,头曼单于率领不到万人逃回漠北。这一战,让匈奴的元气大伤,比起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惨重。就连东胡也敢来欺负匈奴了,向冒顿要女人、要良马,直到要土地,冒顿大怒,点齐兵马杀奔东胡,大破东胡,匈奴这才再次强盛起来。
适逢秦末大乱,中原实力大耗,无力与匈奴对抗。刘邦不信这个邪,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被冒顿围困于平城,差点被匈奴活捉了,要不是陈平出一奇计让他逃过一劫的话。
自此以后,刘邦对匈奴改变了策略,采取“和亲”之策。这虽然让人屈辱,却为汉朝争取到了最为宝贵的时间,让中原恢复了实力,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军大举北上,在卫青、霍去病这些天才将领的统领下,汉家儿郎纵横在大漠之上,最终击破了匈奴。
后人一直指责汉武帝穷兵黩武,不顾户口减半,硬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匈奴发起战争。促使汉武帝如此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武帝之所以坚持要发起“漠北决战”,要数十万汉军横绝大漠,追入漠北,原因就在于漠北是匈奴的大后方。
每当匈奴在漠南吃了败仗,就要逃回漠北去舔伤口,恢复元气。直到兵强马壮了,又大举南下,再度为祸。
赵武灵王击败匈奴、李牧击败匈奴、蒙恬击败匈奴后,匈奴都是这么干的。若是汉朝不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追入漠北,对匈奴进行最后一击的话,汉朝的所有努力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一旦匈奴恢复过来了,所有的仗都白打了。
汉军追入漠北,捣毁了匈奴的大后方,让匈奴没有机会再度强盛起来,这点,已为历史所证明。
如今距赵武灵大败匈奴已过去数十载,匈奴的元气恢复得差不多了,漠南已经多有匈奴的踪影。作为匈奴圣地的龙城,更是匈奴向往之地,无不愿在这里过冬,是以,就有了眼前情景,望不到头的帐幕。
在不计其数的帐幕当中,有一顶帐幕最为显眼。
这顶帐幕很是高大,占地极大,很是气派。帐顶一只黄金铸就的金鹰,栩栩如生,展翅欲飞。在大帐的前面,有一根旗杆,上面飘扬着一面绣金狼头旗。
这是匈奴单于的王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