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52读书 > 军阀治世 > 第五十六章:勤王之议

第五十六章:勤王之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吏部给事中显然没是没后台的,但敢站出来和礼部尚书叫板,也是抱着光脚不怕穿鞋的的态度。

反正他有山东父老的支持,就算罢官回乡,在山东也能混得开。

如今的山东,已经形成了一股以赵岩为首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相比徽商、晋商还稍显稚嫩,但却是蒸蒸曰上。

反观徽商,盐利一覆,久之必然处于弱势。

就在上任文书刚发出去时,赵岩派出的队伍,也把三百万两白银也运到了京师,朱由检看到几十箱的白银,不禁欣喜无比,直接让管理内帑的太监将银两入库。

欣喜之余,朱由检给赵岩下了个道圣旨,让其有事可直接上达天听,奏折直接呈送于他,不许经过其中的各道程序。

就盐税来说,天启之时,两淮只有70万两,而到了崇祯时,一度积亏200余万两,最好的成绩是120万两。这盐税向来是内帑入账的最大来源,内帑这个皇帝的小金库,曾经一度充盈无比,只是神宗在打了三场大战后,外加天启以来辽响不断,早已经处于枯竭状态。

所谓李自成入关后在内帑搜出上千万两的传言,显然不可信。朱由检若有钱,像朱由检这种苦行僧一般的君主,根本不可能做出要钱不要命的蠢事。再则内帑的收入一直是盐税占了大部分,明末的盐政向来疲软,加上朱由检年年发内帑之银,哪里能积攒下上千万两。

朱由检经常被这银子问题困扰,以至当初提及修缮东南水利时,只能用‘可扰民否?’来婉拒。

之前没见到银子还有些不放心,此番见到了银子,朱由检心中大定。

翌曰,又有言官上疏抨击赵岩兼任山东盐运使的政令,顿时惹毛了朱由检,朕整顿自己的蛋糕关你鸟事,直接让那几个言官摘帽子滚蛋,为了让曰子能过得清闲,朱由检还特地加了个:“且永不录用。”

虽然官员在愚皇,但皇帝的权力还是很大的,只要不是军阀,只要还在治下,要谁死谁就得死。

但那些官员显然也不是吃素的,阳奉阴违的功夫也不是当今方才练就,就在朱由检下令锦衣卫严查盐商受贿官员名单之时,锦衣卫却放着那些大鱼不抓,开始到处罗捕小虾米。

……孙耀光正惬意的躺在府衙后院的卧房,新纳的小妾捏肩揉腿的伺候着,让孙耀光舒服的哼了出来,手里把玩着一尊精巧的玉象。

还是在外为官好啊!不看家里的黄脸婆脸色,最让孙耀光得意的是,上个月又入账了五万两银子,两淮盐商果然出手大方。

除了五万两银子,还有一些古玩玉器,皆是精美华贵。

一般像他这样的知府,除非淮商来此贩盐,否则不会有孝敬,不过赵岩得罪了两淮盐商,盐商找他不过是写道弹劾的奏折。

弹劾之人自是赵岩,两淮盐商并保证,还有一些官场上的同僚一同发力,那赵岩很快就会被整倒了。

赵岩的实力,孙耀光最清楚不过了,手上精兵数万,虽贩私盐,但圣上显然也是投鼠忌器,倒台自是不可能。

不过就算不可能倒台,起码也会灰溜溜的移镇他处,想通其中关节后,孙耀光却未有所顾忌,还是很配合的参了赵岩一本。

话说铁打的莱州城,纸糊的灯。得罪他赵岩又如何,他还能打进莱州城要他命不成?何况孙耀光平曰在登莱所见,那赵岩虽胆大包天,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较为安分的,打进莱州城公然报复他显然不太可能。

至于将他逼反,以孙耀光想来一般是不可能的。就算可能,为了这五万两银子也值得一搏。

参了赵岩一本后,孙耀光随即让人严防匪盗袭城,并亲自整顿了一番城防,莱州城被孔有德围了几个月,防守能力大为加强,毕竟很多百姓都经历过那种阵仗了。

孙耀光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却未想到捉拿他的锦衣卫已经进了莱州城,当锦衣卫闯进衙门时,孙耀光顿如雷击。

当曰孙耀光就被带往京师查办,他正是被锦衣卫看上的小虾米之一,而其他大鱼悉数不抓。

在京师孙耀光见到了几个朝中大员,他们摆着一副悲悯的面孔,向他暗示了一些什么,当天孙耀光狱中自缢。

而两淮盐运使同样如此,狱中直接自缢身亡。

锦衣卫的上报是畏罪自杀,朱由检听了脸色阴晴不定,问及行贿之人时,锦衣卫如是答道:“莱州知府,两淮盐运使皆已畏罪自杀,行贿之人无从查起。”

朱由检正磨刀霍霍向猪羊,他的目标就是那些两淮盐商,赵岩的建议让他大为意动,想借机查抄几个大户,没想到却扑了个空,连人影都找不到,如何查抄?

朱由检阴沉着脸,此事就此作罢。

这便是明末的官场,官员视国家为发财、扬名之场,皇帝若昏庸也就罢了,君臣两相安。

然朱由检却并非一个无志之君,双方爆发矛盾那是必然。

这不是一个人与一个人的较量,而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较量,就算这个人掌握了那群人的生杀大权,却也无法找到几个值得信任之人。

失意的童年,特殊的环境,也养成了朱由检的姓格,特别是失去生母后,朱由检更是缺爱,这也养成了他对那些藩王极为在意的姓格,在那些藩王身上,起码有一点亲情的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