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52读书 > 食王传 > 第二六一章 千层糕和锅边糊

第二六一章 千层糕和锅边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二见王况开动了,赶忙的也拿起一块,这一拿起来,他才明白刚才王况为什么不让他用筷子挑了,敢情这糕竟然是分了一层一层的,煞是好看,而且因为加的有籼米多,所以粘性不高,相对来说,还更是滑嫩些,他要刚真的拿了筷子去挑,怕是挑也挑不起多少来,还会把那一层层的分层个挑破了,不好看。

千层糕又叫凉糕,水糕,就是相对于年糕要热食而且水份少而言的,年糕若是冷食,则很硬,只有加热了后才会软乎,千层糕不同,热的拿不起来,一拿就散,只有冷了后,才能拿得起来,放在手里,颤微微的,和果冻很像,咬一口下去,滑滑嫩嫩,几乎可以说是入口即化,那甜瞬间便充满整个嘴巴,可以说和年糕的味道口感都是迥然不同。。

喜欢变着花样吃的,还可以一层一层小心的揭开来吃,这也就是千层糕的另一个特点,只要稍微小心些,可以一层一层,一片一片的揭了下来。

林颖芝那里自然还是少不了要送去,王况自己边吃边想着,要是将千层糕的烹饪方法和锅边糊改进后的方法传出去,建安小食铺就又能多些花样,不要别的,只是千层糕这一项,因为是冷食,可以在家里蒸了后挑出来卖,最是适合那些没有本钱租店面,也没本钱支个摊子的小户人家做了来卖,挑在肩上,走街串巷的吆喝着就行,虽然不能赚到大钱,但慢慢的积累,也是不错的一个营生。

不过如今的建安小食铺掌柜差不多都在外地,只有少部分在周边县开店的能赶得回来学,大部分人还是要等到年底了。

现在可以说,整个建安,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了营生,有的是家中田地不多的,就干脆将田卖了,专门从事小食行业,有的则是在农闲时候,做些外快赚点小钱,比如说去采些野味来卖给富来客栈和其他酒楼食肆,或者说下河捞鱼捕虾等等,在这个以农为本的时代,想让人真正把田地放了,全力去做其他营生不大可能。

更何况王况也不愿意劳力全流失了,田多地少,田还是要人来耕种的,所以,他并不刻意的引导人们去从商,想要商业发达,首先就必须是农业上的产出足够人吃饱,而且有剩余,否则一切就将如同没有根基的大厦,风轻轻一吹,就轰然倒地。

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就是必须建立在人们能吃饱穿暖,能吃好了,能穿好了,不愁没地方住了,才有可能说有精力,有能力去发展其他的产业,也就是说,吃的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最基本基础,没有这个,其他即使一时间发展好了,也是泡沫,一捅就破的。

要是一个人吃不饱,穿不暖,你跟他谈什么服务行业,什么其他行业,全是扯蛋,饭都吃不饱,饿都要饿死了,谁有那个闲工夫去管其他的?

自然现在的建安并不愁吃的问题,所以王况现在的任务已经从解决吃的问题上转移到了吃得好的问题上,也就是要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钱多了,而且没了后顾之忧,这才会想着花钱,就会有需求,有市场,才能催生其他的产业快速发展。

要解决后顾之忧,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说孩子们的将来,你得给他们画出个蓝图,让人们看到希望,不用愁孩子将来的问题,还有老了怎么办?要让人们相信,老了后,还能享福,这也是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

还有个看病的问题,小病小灾的没什么,可若要是来个大病,许多人家依旧是请不起郎中,抓不起药,因此上,许多人有点钱,都会存了起来,以防不测。

可以说,在解决了吃的问题之后,还必须解决了住的问题,将来的问题,看病的问题,人们这才会安心的花钱,放心的花钱,有了钱,经济也才能真正的跨越式的发展。

现在是急不得,一切,还得等到今年的秋收后才能见分晓,如今建安绝大部分的人都已经采用了深耕密种的方法,只有一些太过偏远的地方来不及通知到。建州的衙役书吏并不多,就是全都派了出去通知也不行,有的村子,只有那么三两户人家,简直就不能算是一个村子,最多是散居户而已,而这种地方,往往又是路远难走,甚至有那么一两个地方,书吏们是一直不知道的,直到这次需要他们挨家挨户的去了,才发现竟然还有这么个村子存在。

这里许多地方等到衙役们赶到的时候,他们早就将秧苗插好了,又没准备多余的秧苗,只能是告诉他们,可以深耕密种,不相信的可以抽了空,到外面去走走,看看如今其他人家是怎么种田的,到了秋收的时候,再去验证一下,别人家的田一亩收多少稻谷,你自己家的一亩收多少,两厢一对比下来,就是不相信的,事实摆在那里,明年也就会用深耕密种了。。

但这样的人家,还没占到建州的百分之一,只是那么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人而已,对建州的收成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提。

秋收后,就算是真正解决了吃饱问题了,然后到了明年,就会有人因为亩产量高了,而少耕种那么一亩两亩田,比如说家里有十个劳力的大家庭,原本是需要十个劳力都窝在家里种地才能填饱的,现在只需要六七个劳动力就行了,

如此一来,肯定会有那么一两个劳力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能赚钱的行业,以前就是想从事能赚钱的行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要是大家都这么去做,没人种地,粮食哪里来?

因此王况也很理解,为什么自古稍微有点见识的君王,都是将农放在首位,只有农搞上去了,其他也才有机会去想去做。

等到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存够了,够他们吃上个三两年了,民众们这才会放心大胆的将劳力进一步的释放出来,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如此良性循环下去,今后的前景是可以看得见的,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放言说解决了吃得好的问题。

等到吃得好的问题解决了,那才是经济真正飞速发展的时期,许多事情,都不需要你官府去引导,人们就自己会去寻找机会。从解决吃饱问题到解决吃好问题,这里面没个三四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王况也有心理准备,反正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只要玉帝老儿不提前召唤自己,只要那只幕后的手不会太过干预,让自己放手去做,那么,十年之内,建安,将绝对不会输过其他任何一个除长安和洛阳以外的城市。

更重要的一点是,都不需要十年,建州就能很轻松的步入上州的行列,现在,只等着秋收一到,王况就可以让黄良上书申请建州从下州升格到中州了。而从中州升格到上州,大概只需要三四年的工夫也就行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实在是太落后了,而几乎天下各州,除了淮扬,除了长安和洛阳,其他的州,其上交的税粮,绝大部分都是靠的农业税得来,商业税则少得可怜。

而建州呢,已经从王况刚来的时候,商业税只占百分之一不到变成了现在占了三成。这里面还有不少是被黄良在王况的建议下截流用来建设了的,不然的话,去年底,建州就已经有资格去申请升格了,虽然批不批是另一回事,但起码,这样的速度,即便是不够格,也是让人刮目相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