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位于都指挥使的再一次提醒,黄琼也凝重的点了点头。不过在沉吟一下后道:“于大人,你一定要叮嘱率军沿水路而下的将领,在城破之后一定要保护好景王的家眷。记住,本王要的是活的全部家眷,连一个侍妾都不许少,而且不许**、不许虐待。”
听到黄琼说这番话时语气之凝重,这位于大人知道这个要求,恐怕不单单是这位英王的要求,背后极有可能站的是皇帝。所以也不敢犹豫,也慎重的点了点头:“请王爷放心,末将一定会尽其所能的保护好景王家眷。”
见到他点头,黄琼也知道这位于都指挥使,应该是说到做到的那种人。所以也就没有再一次的叮嘱,大家都是聪明人,话说多了反倒有些不好。况且,这个要求他应该知道,提出的不仅仅是自己,背后恐怕还有皇帝。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黄琼也就没有继续在骁骑营耽搁下去。在简单的话别之后,黄琼带着自己的随身侍卫,以及范剑、苏长史在骁骑营拨付的五百骑兵护卫之下,一路向着虎牢关疾驰而去。
虎牢关的重要性,黄琼还是清楚的。虽然不知道那位蒋都统,会不会被景王收买。但有一点黄琼却是知道。虎牢关在谁的手中,直接关系到此次平叛的时日长短,甚至是双方战局的走向。虎牢关若是丢了,再想夺回来的代价,恐怕会不是一般的大。
黄琼真不知道,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是怎么用人的。如果那位蒋都统的为人,真的像是那位于都指挥使说的那样。恐怕现在的虎牢关,已经可以说岌岌可危了。以自己的那些兄弟的手腕,这么一个重要位置上的官员,又岂会不下大价钱收买?
甚至有可能,这个蒋都统本身就是某些人,煞费苦心安插到虎牢关任都统的。正是因为虎牢关的得失如此重要,黄琼才不敢有任何的耽搁。而让黄琼之所以,如此火速赶往虎牢干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想解开自从自己出宫以来,那些始终没有看明白的谜团。
在黄琼看来,选择了一个最不恰当时机造反的二王,未必是真心想要造反的。可究竟是谁,能有如此大的本事,一下子逼反两位亲王?二王公开造反的那两道檄文,随着皇帝的圣旨一道被送到了骁骑营,黄琼也曾有幸拜读过。
那两道檄文,在黄琼看来只是为了搞臭太子,逼着皇帝主动去废掉太子的储君之位。即便太子豢养刺客、男宠的事情,都是真实的。但以二王与太子诸番争斗时,大部分时日都是占据上风的情况来看,二王并没有必要去选择这一条最下乘的办法。
这一点,便足以说明二王造反,绝对不是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的。不说别的,如果真的想要置太子于死地,只需要一道密折便可。到时候皇帝即便在宠信太子,对太子宠信男宠的事情视而不见。可豢养刺客一条,便足以断送那位太子的储君生涯。
天底下,恐怕没有一位有实权的皇帝,对自己儿子豢养大批刺客视而不见。要知道,太子与皇帝其实在身份上一直都是矛盾的。太子都是皇帝册立的,除了少数无后的皇帝之外,大部分又都是皇帝的亲生儿子。
可对于另外一方面来说,父子两个还是变相的竞争者,甚至可以说死敌。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皇位只有一个,可除了在位的皇帝之外,现在还有了一个指定的继承人。而习惯了说一不二的皇帝,哪怕直到死亡也没有一个肯放弃手中的权利。
一个不到死不堪撒手权利,一个生怕自己老爹把自己储君之位废除掉,一心都惦记着早点接班。所以,太子哪怕是皇帝最为宠信的儿子,在立为太子之后,恐怕这父子亲情便有了一些变味。两个人即是继承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敌对关系。
有了这个前提,太子豢养刺客,哪怕是心在大的皇帝,也绝对不会容忍这个太子,在储君之位上继续待下去了。哪怕是因为一些顾忌,暂时无法废掉太子的储君之位。但也会逐步收回权利,甚至将太子控制起来。
所以二王此番举措,只能说是最下乘的一个手段,也是最没有必要采取的一种手段。这可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是杀敌一千,自损三千的做法。所以黄琼一直认为,二王的谋反肯定另外有原因。
只是这个原因是什么,他一直都没有琢磨明白。甚至黄琼在一定程度上认为,二王这次谋反不是被人逼迫的,而是直接被人控制了。在某些人操作之下,才不得不反的。只不过,这个人究竟是谁,能有如此本事,黄琼却是判断不出来了。
在联想到那两道檄文之中,二王都挑明了三王暴毙之中,二王之死的幕后真凶是太子。却单单没有说出,自己当初遇刺也与太子有关系。这就验证了自己当初的猜测,太子绝非刺杀自己的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