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报刊亭前的报摊上翻看报纸时,偶尔抬起眼睛看一看周围。
她刚到香港时,曾绍武曾经带着他们三个人观光似的从这里走了一趟。告诉他们,这里就是**的新华社香港分社。他仿佛是在介绍一个著名的观光景点。
但今天,这里的情景却与那天有了一些不同。今天周围的警察更多,还有一些穿着便衣的人在周围走动着。他们有的穿雨衣,有的打着油布雨伞,脸『色』都是黑沉沉的,警惕地盯着过往的行人。
在这个报刊亭里,也有一些内地出的报纸,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党报。左少卿也选了一些报纸,塞进她的帆布包里。她心里却在猜测着,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从直觉上来说,她不能惹事生非,应该尽快离开这里。她付了钱,静悄悄地离开这个报刊亭,准备往回走。
但是,她刚刚往回走了不到一百米,就意外地在一间路边茶摊的雨篷下面,看见一张熟悉的脸,还有他脸上那双惊讶、疑『惑』,甚至有些阴沉的眼睛。
左少卿绝没有想到,她意外看见的这个人,竟然是于志道!他的身边,坐着他从前的副官杨志。他们正如两个普通路人一样,坐在雨篷下喝茶。
左少卿没有想到的另一点是,因为见到了于志道,她竟然意外地被卷入香港的这一场『乱』局里,也几乎危及她的生命。
这一段传奇故事,容在下慢慢叙述。因为本故事的结局也发生在香港,并且也和这个于志道有密切的关系。看官们慢慢看吧。
这个时候,从南京西去武汉的普快,蜗牛般地在夜『色』里行驶着。
坐在车窗前的左少卿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既看不到边,似乎也看不到头。因为她此去武汉,究竟如何才能找到那个第五潜伏组,如何找到“水葫芦”,她现在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她这次去,几乎就是在大海里捞针呀。
大约就在左少卿乘坐火车去武汉的三天之后,远在台北的叶公瑾,竟然听到几个让他意外,让他愤怒,但也让他高兴的好消息。
这个时候,台北已经是深夜。整个情报局大楼里寂静无声。
最近一段时间,叶公瑾和潘其武商量“左案”时,都是在深夜。他感觉,夜深人静时,更有利于他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几件既好又不好的消息,都是潘其武带给他的。
第一件,济南的赵明贵小组,个人,已经全部转移到武汉。现在已经以合适的身份在武汉居住下来。潘其武交待给赵明贵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右少卿。
正如叶公瑾判断的那样,寻找右少卿,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后来,赵明贵在潘其武的帮助下,终于在武汉找到右少卿,却绕了一个大圈子,还使了一些令人不耻,也给他带来麻烦的歪招。
第二件,三天前,右少卿所在的魏铭水小组,竟然意外地主动与局本部联络。昨天夜里,电讯处已经与魏铭水小组进行了第二次无线电联络。
潘其武告诉叶公瑾,魏铭水小组呼叫本部,已经呼叫了一个多星期了。电讯处是在无意中接收到这个呼叫信号的。
电讯处对这两次无线电信号录音进行了技术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两点:一、报务员确实是魏铭水小组的刘溪,发报指法符合存样。二、电台有异。似乎不是潜伏组配备的军用电台,而是民用电台。因此,不排除刘溪,甚至魏铭水小组全体,已被共党破获,并被共党“逆用”的可能。
潘其武谨慎地说:“局长,如果这个情况属实,我们就要谨慎一些了。”
叶公瑾听潘其武介绍完这个情况,不由笑了起来,“其武兄,电讯处有些教条了。试想,如果共党要‘逆用’魏铭水小组,为什么要让他们使用民用电台?共党没有那么笨。他们也有的是军用电台。我判断,魏铭水小组是安全的。”
潘其武想了想,说:“局长说的也对,确实是这个道理。有可能,是魏铭水用了什么办法,另搞了一部电台,也未可知。”
叶公瑾点点头,“有这个可能。那么,知道他们的具体地点吗?”
潘其武摇摇头,“我们两次询问。但魏组那边,却绝口不提。不知为什么。”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