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内忧外患的天下。
登基大典那一天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清楚的就象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闭上眼,他好象还能听到那一天鼓乐。那时候他是多么意气风发,认为自己成了这江山之主。
可是后来他慢慢的,一天一天的明白,这江山是压在肩膀上重担,每走一步都须要思前想后,每走一步都险阻重重。有那么一段时日,他真的明白为什么父皇会那样倒行逆施。这样的日子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这样重复,不断重复着,有时候皇上在大朝会的时候听着那些人党同伐异,举着道德礼义大旗干着不可见人的勾当,也无数次想掀案而起,让人把他们全都拖出去直接乱棍打死。
但他还得忍耐。
皇上是孤家寡人,从他登上这个皇位的时候起,他的喜怒哀乐再也无人可以分享,他心里的话没有人可以诉说,他无法真正的完全的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开始怀念登基前的事情,他和一帮子宗室子弟一起念书,夏天最热的时候书斋里热的待不住人,他们悄悄溜出来,在长明宫后头玩骑马大仗,他每回都争着当大将军,因为大将军最自由,想跑到哪儿就跑到哪儿。太阳晒的裸露在外的肌肤烫热,晚上躺下时觉得火辣辣的,知道晒伤了却不敢说出来,怕母后会责骂。
但过去的时光永不会再回来。
皇上听到背后细碎的脚步声响,谢宁揉着眼从殿内出来,身上披了件长衫,手里还托着一件厚斗篷。
“天还没有亮呢,皇上怎么起这么早?”她打着呵欠说:“风寒露重,也不多加件衣裳,着了凉可怎么办?”
皇上握住她伸过来的手。大概刚从软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她的手温热柔软,身上带着暖暖的馨香。
“你怎么醒了?”
谢宁把斗篷给他披上,踮起脚把系带系上:“臣妾昨儿午后睡了一会儿,刚才就醒了,皇上怎么在这儿站着?”
“去看了二皇子,出来透口气儿。”
谢宁看得出皇上有心事。可是皇上的心事必定是国家大事,说给她听,她大概也不太懂得其中关窍,也没办法替皇上分忧。
“天要亮了。”
皇上握着她的手站在殿门前的石阶上,点头说:“是的,天要亮了。”
接着他们就什么也没有说,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东边的天际越来越亮,那一抹灰白渐渐变成了暖暖的橙色,象枚鸭蛋黄似的太阳升了起来。
皇上心中感慨万千,不过看到谢宁的神情,就知道她和自己想的全不是一回事儿。
“怎么了?”
谢宁有些遗憾的说:“好久没吃咸鸭蛋了,舅母和方尚宫不给我吃。”她可喜欢用咸鸭蛋就粥了,尤其是平时不爱吃的蛋白,泡在粥里特别可口呢。
皇上深吸了口气,觉得这话题扭的还是有点歪,又长长的吐了口气,这才把一腔忧国忧民忧社稷的心肠转到茶米油盐咸鸭蛋上面来。
做为皇上,对着爱妃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小请求,应该慷慨大度的给一个“准”字才是。可是这一个月还差着几天没满,皇上只能英雄气短的说:“再忍几天,办完满月宴让你吃个够。”
虽然皇上也觉得吃两个咸鸭蛋并不会把人吃坏,但既然方尚宫林夫人异口同声说不成,那必然有她们的道理。
满月宴乳母会抱二皇子到千秋殿去,然而那是招待宗亲和朝臣的大宴,谢宁去不了千秋殿。满月宴那天她要换上吉服接晋位册封的旨意。按说接旨之后还要去谢恩,但皇上那里已经说过,省了这一道。宫里又没有皇后,也不用再去拜谒皇后聆听训诫。
不过接旨之后,东西六宫肯定会有人来道贺就是了,顺便就在永安宫替二皇子庆满月。
谢宁这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终于美美的洗了一个药浴,感觉搓下来的灰泥都可以再捏出一个象她这么大的泥人来了。洗完了之后全身轻松的不得了,真觉得跟重活了一回似的。擦干了头发之后就是上妆、更衣。
谢宁第一次穿这样正式的吉服,罗尚宫也过来帮忙,这些事情她算是行家。之前几天她也每天过来,指点谢宁在接旨时如何跪拜,如何谢恩,如何接旨等等步骤。其实说穿了很简单。谢宁在正殿前跪下,内宫监的人过来宣旨,末了谢宁再说接旨谢恩就行了。
若不是有这样的内行人在,要把这全套吉服穿戴妥当还真是件难事儿。
谢宁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映出来的人影,有些不能相信那是自己。
吉服就象一个壳子,她被装进了这个壳子里头,描着蝴蝶眉,涂着点朱唇,看起来就象某张画上的人,画的是前朝的妃子。
在永安宫接受册封人她应该不是第一个,大概也不是最后一个。一代新人换旧人,只有永安宫没有变改。
也许若干年后还会有人象她一样穿起吉服,在这里揽镜自照。
谢宁不知为什么,忽然想起那天清早皇上一个人站在殿门外的情形。
那时候皇上在想什么?会不会和她现在一样,也有着诸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