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于书房之中朱明忠拿起了一支鸟铳,这支鸟铳是于南京缴获的,如果说南京之战收获了什么,除了名声之外,恐怕就是数量可谓庞大的各种兵器、盔甲,而其中足足近四千支鸟铳,使得忠义军实现了从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
长约四尺寸的鸟铳沉甸甸的,长三尺半的铳管是由精炼的熟铁制成,八角型的铳管上不见丝毫锤锻的痕迹,显然在铳管制成后,管身经过一番精心的打磨,与想象中的粗糙完全不同。
从枪口处向铳内看去,也可以看到光洁的内膛,显然精过精心的磨膛。与后世传言的鸟铳质量低劣不堪完全不同,而缴获的这些鸟铳中,还有不少是崇祯年间制造,制造质量仍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低劣。
“口径差不多应该是13毫米左右……”
于心估计着它的口径,朱明忠难免有些失望,13毫米的口径,实在太小了一些。正因如此,才使得鸟铳的威力较小,甚至出现了“鸟铳不适合北地”的说法。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其口径小导致威力小,不能洞穿重甲。
“口径小才是根本原因啊……”
瞧着手中的这支鸟铳,朱明忠的眉头紧锁着,盯着这前细后粗的铳管,心底暗自寻思道。
“能不能加大口径?”
加大口径,这是提高鸟铳威力最现实的选择,如果能够像此时欧洲的那些重型火绳枪一样,拥有18-20毫米的口径,所谓的八旗重铠自然不堪一击。
问题是……时间!
现在时间能来的得急吗?
现在所谓的安南将军达素率领十万大军,已经抵达德州一带,或许淮安府的克复会拖沓他的行程,但能拖多长时间?那边顺治可是严令其必须从速南下。即便是达素本人再拖拖拉拉的,又能拖上多长时间?
一个月?两个月?
毕竟仅仅只是制造一根枪管,就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有两个月的时间,倒也有可能制造出一批大口径火枪来,但若是达素来早了,又该怎么办?
“口径差不多是13毫米,枪口的外径是……”
突然,朱明忠的眼前只是一亮,他看着这枪筒,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也许可以扩膛……”
没错!
既然时间上来不急制造新枪,为什么不能改造旧枪!
“外径差不多有30毫米,如果适当扩膛的话,倒不是没有可能……”
盯着这前细后粗的铳管,铳体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铳腹,细的做铳口。铳口最细的枪口位置差不多25毫米,最粗的铳腹最少有35毫米。如此厚重的枪管,肯定扩膛的余地,更何况这些鸟铳都能强装药射击。
“扩膛,没错,只要再扩大三四个毫米,差不多也就顶用了,什么满洲重铠,到时候,老子就是直接排枪队枪毙……”
嘴里这么自言自语着的时候,看着手中这沉甸甸的鸟铳,朱明忠的思维却在不断的发散着。
“除了扩膛之外,还可以对枪进行改造,把火绳枪改成燧发枪,对,就只取它的枪管,它的枪管和燧发枪的枪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用它的枪管的话,再重新制燧发机……”
一个念头浮现之后,另一个念头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当对鸟铳进行扩膛以提高其威力的想法浮现时,另一个彻底改造鸟铳的想法,自然不受控制的于他的心中闪动着。
“燧发枪机是什么结构来着?”